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

《良宵》二胡獨奏曲









《良宵》是一首二胡獨奏曲,原名稱《除夜小唱》,是已故作曲家劉天華先生(1895~1932 江蘇江陰人) 1927年除夕夜的創作。



 
 《良宵》的創作源由1928122日是農曆春節的除夕夜,劉天華當時事業有成,心情愉快,除夕夜又有幾個學生前來賀歲,共聚一室,熱鬧歡樂。在這歡欣舒暢的情境中,劉天華邊操琴、邊記譜,一氣呵成了不朽名作《良宵》。
 
 這首作品曲調明亮、清新,歡樂而不過分狂熱,跳躍中帶有斯文。開始以五個音當引子,平緩帶入濃厚、溫馨、如歌的旋律色彩;作品中間有一段大跳的旋律,與前後的旋律產生對比,這種作曲手法更加深前後旋律的圓柔與流暢的感覺;尾聲漸慢略帶滑音,寧靜、平和,頗有意猶未盡之感。全曲旋律性強、流暢,有歌唱風格。
 
 時代背景: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,西方各種思想傳入中國。當時有一種思潮,對中國固有的文化采取虛無主義態度,諸如中醫、中國畫、書法、京劇以及中國音樂等,都認為是落後的,不科學的,統統予以輕視、排斥。甚至有些人連二胡也瞧不起,認為是叫化子樂器,不能登大雅之堂。劉先生很不以為然,他認為二胡「在國樂史上可與琴、琵琶、三弦、笛的位置相等」。而且為了實現他「要把音樂普及到一般民眾中去」的主張,劉先生選中了二胡作為工具。他把二胡比作窩頭和草鞋,說:「今日的中國,或者窩窩頭與草鞋的用處比大菜、皮鞋還要大些。」他通過拜民間藝人為師和刻苦自學,創造性地掌握了二胡的演奏技巧。他又把小提琴的某些演奏技巧移植到二胡上,運用得十分自然,以致使人覺得這些都是二胡固有的技巧。
 
 1922年,劉先生到了北京,在北大、藝專和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任教,他把二胡列入課程之內,為二胡寫教程、編練習曲,改變了過去「口傳心授」的舊方法,培養出蔣風之、儲師竹、陳振鐸等一批二胡演奏家。同時還組織創辦了「國樂改進社」,編輯出版了《音樂雜志》。
 
 1928122日晚上,即舊歷丁卯年的除夕之夜。幾個同學到劉先生家去度節。劉先生身材魁梧,態度和藹可親。劉太太親自為學生們準備了豐盛的辭歲晚餐。飯後,他們盡情說笑聊天,心裡感到十分溫暖暢快。
 
 閒話間劉先生起身拿過二胡,先是坐著任意而拉。拉著拉著,忽然站起來,匆忙拿過紙筆,便飛快地記下所拉樂句。就這樣,隨想隨拉,隨記隨改,大約半個小時,一支二胡獨奏曲就寫出來了。曲成之後,劉先生謙虛地讓學生們起個曲名。商酌結果,決定用《除夜小唱》作曲名。劉先生又拉一遍,是那麼活潑、愉快。它表達了他們除夜聚會時的愉悅心情。《良宵》這個今天通常採用的標題,是後來劉先生為「除夜小唱」另起一個名字。
 
 沒有想到,4年以後的19326月,劉先生到北京天橋收集鑼鼓譜時,染上猩紅熱,不幸逝世,終年僅37歲。半個世紀過去了,他開創的這一學派的門生至今仍活躍在樂壇上,發展著二胡藝術,他創作的樂曲,至今仍在廣泛流傳,受到人們的喜愛。
 
 劉天華先生不單是位作曲家,而且更是中國民族樂器演奏家、音樂教育家;他奠定了中國民族樂器,特別是二胡專業創作和演奏的基礎;是他首先將西洋音樂的作曲技法融入中國民族音樂的創作。他創作的《病中吟》、《良宵》、《空山鳥語》、《光明行》等十首二胡曲和《歌舞行》等幾首琵琶曲,已是中國民族音樂寶庫中的明珠。
 
 臨近中秋節願借《良宵》一曲,祝賀每一朋友生活愉快,一家幸福!










音樂選擇
良宵






Google+ 留言提示
◆ 必須有 G+ 帳號才能留言。
◆ 【公開留言】的分享對象,除了「公開」以外,還必須輸入「Songwith violin」之後選擇正確的頭像,我才能收到留言通知,請參考下圖步驟:

◆【私密留言】請將上圖步驟 1 去除即可
若需要小茗回覆,但萬一分享對象無法選擇正確的「Songwith violin」頭像時,建議使用 Blogger 留言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